Hi !歡迎您 ,   註冊    
書系分類

瀏覽紀錄X 全部清除

   
分享商品: Share on Google+

의사 어벤저스 16 : 혈액 질환, 아픈 만큼 자란다!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16:血液疾病,把傷痛化為力量!

書籍編號:BDA016 賣場編號:002300
作者: 高嬉貞 고희정
繪者: ​趙勝衍 조승연 
譯者: 林佩君 
頁數: 152頁
適讀年齡: 中、高年級以上
出版日期: 2025年11月1日 初版
ISBN: 978-626-7772-18-8
開本: 14.8×21cm
裝訂: 平裝
定價: $380
優惠價:
323
數量:
商品介紹
目錄
延伸閱讀
書評
得獎紀錄
使用心得
發表書評
 
內容簡介
 
★醫學知識×漫畫圖解×熱血故事★
★孩子的第一套醫學知識圖文書★
┄ ┄ ┄┄
從急診室的緊急搶救,到生活裡的健康小知識,
每一集都是一次勇敢的行動任務,
讓孩子在閱讀中理解身體、認識醫學、培養同理心!
┄ ┄ ┄┄
 
★第16集:血液疾病,把傷痛化為力量!★
 
鼻血止不住、身體反覆瘀青、淋巴結腫大……
家裡年幼的弟弟竟被診斷出白血病,令小醫師淚如雨下;
另一位小醫師連日過度操勞而暈倒在地,診斷為貧血。
血液在體內奔流不息,運輸養分、抵禦入侵,
小醫師們也在與病痛的交手中,逐步成長蛻變。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回來啦!來到第16集,小醫師們奔走於急診與病房,對抗血液裡潛藏的危機——幼兒體內過度的免疫反應,使血小板遭到破壞;造血幹細胞變異成癌細胞,引發駭人的白血病。當循環全身的血液系統出現異常,小醫師該如何及時修復身體的失衡,更修補彼此心裡的裂痕?
 
❝健全的人際關係如同健康的血液循環,小醫師們深刻領會到——傷痛使人成長。❞
 
  本集延續1~15集的故事情節,搭配「漫畫式知識站」的清晰圖解,建立關於血液疾病的重要觀念。從血液功能、血液循環與血型的基礎知識談起,介紹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白血病與貧血的成因,再認識骨髓穿刺檢查、白血球分離術、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與輸血等治療方式;同時透過案例帶出脾臟功能、鐵質重要性與臉色變化在疾病診斷中的角色,幫助大小讀者建立全面而實用的血液保健知識!
 
【本書關鍵字】

 
醫學故事、醫師、醫學常識、醫學知識、急診室、漫畫、血液疾病、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白血病、貧血、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輸血、血液循環、骨髓穿刺檢查、白血球分離術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本書特色】

 
1. 急診室醫師們的成長日記
  將急診室日常搬到書本之中,從驚險緊張的急救場景、觸動人心的醫病互動到青澀可愛的感情故事,劇情豐富且人物設定立體飽滿,呈現如韓劇般有笑有淚的醫院職人故事,既有知識深度亦不乏趣味性。
 
2. 故事穿插「漫畫式知識站」,扎實建立基礎觀念
  針對故事提及的醫學關鍵字進行解說,以圖表搭配文字清晰解析科學概念、醫療知識及相關歷史演進等,易理解、易吸收卻有一定深度,讓孩子輕鬆學習新知,奠定醫學觀念的基礎。
 
3. 各集針對不同疾病,延伸豐富保健常識
  本集以血液疾病為主題,解釋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白血病與貧血的成因,並說明輸血、骨髓穿刺、白血球分離術、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醫療方式等,建立完整的血液保健知識。

作者簡介
 
高嬉貞
  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主修科學教育系,並取得碩士學位。曾在國高中、大學教授科學,亦擔任電視節目策畫,製作EBC教育廣播電臺紀錄片《資本主義》、《父母》、《人文學特講》等節目。作品有「小醫師復仇者聯盟系列」(小魯文化出版)。
 
繪者簡介

 
趙勝衍
  於韓國弘益大學主修美術,目前為兒童繪本插畫家。作品有「小醫師復仇者聯盟系列」(小魯文化出版)。
 
監修

 
柳廷珉
  擔任首爾峨山醫院小兒科急診室主任。
 
審訂者簡介

 
凌濼傑
  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醫師。
 
譯者簡介

 
林佩君
  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認為圖畫與文字充滿魅力,能傳遞豐厚內涵與善的力量,期許每本譯作都能成為對某人來說,一段溫暖又有趣的人生邂逅。

內文試閱

目次
 
五月的某一天
血液的功能
疫苗的種類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雲霄飛車刺激好玩的原因
為什麼蚊子會吸血呢?
 
白血病
能透過臉色辨識出的疾病
身體是如何製造血液的呢?
白血病
發現血液循環的哈維醫師
骨髓穿刺檢查
 
尷尬的關係
脾臟
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的原因
在毒氣中發現的抗癌藥物
白血球分離術
加護病房
 
傷痛使人成長!
發現血型的蘭德施泰納
為什麼會長出白頭髮呢?
造血幹細胞移植
臍帶血
輸血
 
具海昭暈倒了!
巨病毒的發現
貧血

月經
製造健康血液的方法
專業推薦
 
Tey/FB「小學生都看什麼書」版主
吳雅苓/桃園市文華國小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凌濼傑/本書審訂者、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醫師
陳世翔/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副部主任、林口長庚兒童血液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陳惠玲/飛資得醫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噗噗X磨娘三寶の虧雞every day親子部落客
鄭兆能/成大醫院小兒部血液腫瘤科科主任
 
Tey/FB「小學生都看什麼書」版主
  大家應該有過類似經驗,就是看了職人類影集後,不只看進了劇情,也默默多了一點相關知識。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這系列就是這種概念,很像小朋友版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是可以同時滿足大人小孩期待的「有知識、有故事」的類型。
  主角們是一群十來歲的天才小醫生,經過特殊培訓後到醫院工作。故事是他們在醫院碰到的各種狀況,每集會有一種疾病當主題,包含傳染病、遺傳疾病、腦疾病、消化道疾病、骨頭疾病等。作者把疾病知識非常自然的融入故事中,碰到比較艱澀的醫學專有名詞或概念,會用漫畫圖像和淺顯的文字來說明,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
  同時,這書也寫醫病關係、病人和家屬的焦慮、小醫生們的迷惘、成長等醫院百態,甚至還有一條淡淡的感情線(很正面的),讀起來跟追劇一樣停不下來,十分過癮。
  很推薦給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唷。
 
吳雅苓/桃園市文華國小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在這集的故事情節裡,我們可以看到率直的孔珠仁面對友情與親情之間的人性衝突,尋求化解並成長;也能從故事裡的藍底字,進入科普四格漫畫,認識故事裡提到的專有名詞。閱讀時,在感性入戲追劇情,在理智出戲獲得知識——雙重滿足!
 
國外讀者迴響

高中三年級匿名讀者/第22屆《YES24》兒童讀後感比賽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負責照顧急重症病患的加護病房醫師,因為我覺得,醫師詢問病人症狀、在電腦上劈里啪啦輸入資料、然後準確判斷出疾病的樣子,既神奇又帥氣。所以我非常喜歡《小醫師復仇者聯盟》這套書,喜歡到甚至纏著媽媽買下了全套。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是一個以「小醫師栽培計畫」中被選拔出的聰明小醫師們為主角的故事。他們在滿滿愛兒童綜合醫院工作,不僅治療兒童病患,也在過程中結交朋友、慢慢成長,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成長故事。書中描寫了各種疾病的治療過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血液疾病」這一集。因為我未來想成為重症醫學科醫師,而這一集中介紹了很多與加護病房有關的內容,例如加護病房的規則、設備以及病人需要入住加護病房的情況。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進入加護病房竟然有這麼多規定:
1. 只能在指定時間探視。
2. 探視時為防止感染,必須穿戴口罩、防護衣、手套等防護裝備。
3. 探視前後一定要洗手。
4. 若體溫超過37.5度,或有咳嗽、喉嚨痛等感染疑慮,就不能進入。
  我自己也曾經去過急診室。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全身突然長出蕁麻疹,那次的經驗讓我既陌生又害怕。但想到守護急診室的醫師們那麼努力,我就覺得急診室其實不是可怕的地方。我希望未來能成為急診室的醫師,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安全又乾淨的急診室。
 
엽락/《阿拉丁》讀者書評節錄
  成為母親沒多久的新手時期,孩子曾經突然高燒起來,還長出了熱疹。那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這種東西,所以都是透過育兒書來查資料,如果覺得情況緊急,就會趕去醫院。那位醫生診斷說,出現在九個月大嬰兒身上的熱疹,很可能不是熱疹,而是血小板減少症。
  什麼是血小板減少症呢?我們的血液裡含有血小板。血小板能使血液凝固,讓出血停止。因此,如果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減少,就會在黏膜或皮膚上出現異常出血,這種疾病就叫作血小板減少症。血液循環能把身體各器官產生的熱平均分配,避免熱量集中在某一處,並根據周圍溫度調節體溫,還有運送免疫細胞,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物質侵害的功能。
  每到夏天,最討厭的就是那些蟲子……其中最讓人討厭的,就是吸人血的蚊子,被叮後皮膚又癢又腫,實在讓人受不了。被蚊子叮咬時,我們的身體會誤以為有害物質入侵,因此分泌出一種叫作「組織胺」的物質,這就是為什麼被叮後會腫起來又發癢。以前的長輩被蚊子叮時,常會塗口水或用手抓,但這樣會讓細菌侵入,導致更嚴重的發炎。據說最好的方法是用肥皂搓洗後,再敷上冰塊。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系列是醫學劇的兒童版,涵蓋了孩子們應該了解的各種主題。作者高嬉貞主修科學教育,也有電視編劇經驗,不僅能以學術方式探討醫學,更具備出色的故事敘事能力。這是一套以簡單、有趣、又感人的方式呈現的兒童醫學童話。
 
lira/《阿拉丁》讀者書評節錄
  我的大女兒在小學三年級時,開始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而讓她正式走進閱讀世界的幾個系列書之一,
就是《小醫師復仇者聯盟》。我隨意從圖書館借了一本給她。老實說,當我打開書翻了翻時,覺得這應該不是我們孩子的風格——因為她平常喜歡那種以故事為主、能順暢讀下去的書。我本以為孩子會很快就把書闔上,結果出乎意料地,她居然從頭到尾津津有味地讀完,還說想把這系列的其他書都看一遍。
  我原本以為,書裡若有太多專業詞彙,孩子大概不會喜歡,所以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趣味吸引了她的心?
  在兒童綜合醫院的急診中心,有一群特別的醫師。他們正是「小醫師」!透過「小醫師栽培計畫」成為醫師的孩子們,在這裡與真正的醫療團隊一起工作。光看這樣的設定,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個與現實有點距離的幻想故事,但除了主角是「小醫師」之外,書中所描寫的疾病與醫院場景卻極具真實感。書裡直接使用了各種醫學名詞,也保留了醫院中的階層稱呼——護理長、總醫師、住院醫師等等。
  一開始我就想:「咦,專有名詞比我想像得還多呢?」雖然我自己在社會上打滾多年,又看過不少醫療劇,對這些詞算熟悉,但小學中年級的孩子能看懂這些內容,還看得津津有味,真的讓我有點驚訝。然而,馬上就明白孩子為什麼能克服「專業名詞的牆」,完全投入故事之中。因為書中在故事裡會自然地用對話或插圖再解釋一次,把艱深的內容轉化成漫畫形式,讓人更容易理解。例如:「在我們的血液中,有一種叫血小板的物質。」這時,書中會將「血液」這個詞標成重點,接著在下一頁用漫畫說明「血液的功能」。起初我擔心這樣會打斷閱讀節奏,但事實完全相反——這些解說與故事流程完美銜接,反而讓理解更深入,而且解釋既簡單又具體,我自己邊看邊想:「啊!原來是這樣啊!」
  書裡不只解釋醫學名詞。例如有一段將「雲霄飛車」這個詞特地標出來。我心想:「這不是醫學用語啊,有什麼好解釋的?」結果下一頁竟出現一個小單元——〈雲霄飛車刺激好玩的原因〉。能把單純的好奇心延伸成醫學知識,真讓人佩服。
  看這些段落時,我也不自覺想到:「原來我們身體的某些反應,其實是荷爾蒙分泌造成的啊。」這樣的閱讀體驗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對日常事物產生「為什麼」的疑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主動查資料、找答案——這不就是自發性的探究學習嗎?能讓孩子從「只是這樣」轉變為「也許有別的原因」的思考,我覺得這樣的書真的很棒。
獲獎紀錄
 
★少年韓國年度優良童書、韓國科學創意財團年度科學圖書等獲獎系列叢書
問與答
評論內容:
(使用評論前請先登入)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相關商品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