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書系分類

瀏覽紀錄X 全部清除

   
分享商品: Share on Google+

超時空友情(四版)

書籍編號:BOF011 賣場編號:002294
作者: 蔡宜容
頁數: 192頁
適讀年齡: 9歲以上
出版日期: 2025年11月1日 四版一刷
ISBN: 978-626-7772-05-8
開本: 17×21cm
裝訂: 平裝
定價: $360
優惠價:
306
數量:
商品介紹
序/導讀
目錄
延伸閱讀
書評
得獎紀錄
使用心得
發表書評
 
內容簡介

◎金鼎獎作家──蔡宜容,集文學素養、歷史知識之經典文學作品
 
十四歲的舟舟喜歡交朋友。
他可從來沒想到,居然能夠超越時空,認識了一些叫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的「好漢朋友」。
陶淵明請他吃花生、賞菊花。
岳飛和他一塊兒登高樓、談心事。
舟舟記得很清楚:年輕的朱元璋,眼睛裡盡是野心和勇氣。
不過,舟舟最得意的,還是自己曾幫著鄭板橋追女朋友呢!
至於譚嗣同,舟舟老是想起兩人在北京騎馬的往事,他從這個人身上看見兩種好氣魄──君子與俠客。
 
《超時空友情》以穿越時空的方式來貫串全書,金鼎獎作家──蔡宜容,挑選了五個精采的歷史片段,讓主角這個身在現代的男孩,與古人直接面對面。對困在升學框架中的孩子們來說,歷史無疑是門「死」的學問,然而回到古代,見到活生生的「古人」們,那可就是不同一回事了!在書中,我們直面岳飛父子對國家的「忠」,看著主角差點成為明朝朱元璋的開國宰相,更和陶淵明、鄭板橋與譚嗣同成為了好朋友;並且,在每個故事末尾,皆附有當篇歷史人物的詳盡介紹,讓讀者對整段歷史有完整的理解。
這是一本拉近今人與古人,讓讀者在歷史洪流中找到知音的故事。
 
【本書關鍵字】

 
歷史人物、岳飛、陶淵明、朱元璋、鄭板橋、譚嗣同、勇氣、友情、品德教育、人權教育、文學、藝術、穿越時空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9歲以上
 
【本書特色】

 
1.集文學素養、歷史知識之經典文學作品

  金鼎獎作家──蔡宜容透過「穿越時空」的寫作手法,帶領讀者認識五位歷史人物的忠勇正氣、文學造詣、藝術涵養……透過交朋友的形式,拉近讀者與古人的距離,從歷史中探究自我,省思未來。

2.書末附「超時空密件」、「作者後記」、「延伸學習單」,深入領略本書的核心精神

  「超時空密件」,詳盡介紹五位歷史人物的生平、背景知識,增進史學素養;「作者後記」,作家完整說明創作理念與歷程,貼近本書的故事核心;附有線上「延伸學習單」QR Code供下載,透過屏東縣仁愛國小黃偉菖老師的設計提問,提供讀者親近、理解、運用本書的閱讀策略。


作者簡介
 
蔡宜容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著有《離人》、《癡人》、《邊城兒小三》、《超時空友情》以及《晉晉的四年仁班》,其中《離人》榮獲第四十八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譯有《在我墳上起舞》、《謊話連篇》等書(以上皆為小魯文化/天衛文化出版)。
   在「Dodoread都讀」的臉書專頁討論兒童、文學、評論之為物,歡迎來逛逛。

內文試閱
 
死人碗

    雨下得好大。
    我想世界上再沒有比星期六下午下大雨,更掃興的事了。我坐在窗戶前看著窗外白花花、水淋淋的一片,突然覺得:如果這時候到籃球場上「鬥牛」,一定很有意思……
    「快來看!我買了一隻碗!」爸爸的聲音打斷了我想像中的「雨中鬥牛」。他似乎很興奮,一邊脫掉雨衣,一邊小心翼翼地從包包裡拿出一個絨布盒子。
    「哪!一隻宋朝的碗,起碼有七百年的歷史了。」
    一隻骨董碗?這可有意思了,我和晉晉好奇地湊上前看。大概有三秒鐘,我們一句話也沒說,互相看了一眼,又一眼。
    「這就是骨董碗啊?」晉晉問道,聲音裡顯然有一種失望的意思。
    真的,家裡隨便一隻吃飯用的碗都比它漂亮。灰灰的、舊舊的,還缺了好幾個口,碗外面隨便畫了幾朵花。老實說,我畫的都比它好;唯一稱得上特別的,大概只有碗裡面那幾個字吧!
 隆興八年
 冬十月朔日誠祭
  岳少保武昌公 之墓
 四川宣慰使
 虞允文供奉
    你瞧!它還是隻「死人碗」呢!從沒聽說有人把碗這麼用的。
    爸爸說,這隻碗是南宋一個叫虞允文的將軍祭拜岳飛時所用的。
    「為什麼不到墳墓去祭拜,而要用一隻碗呢?」晉晉問道。
    「因為岳飛被秦檜害死以後,足足有二十年都沒人敢替他說一句公道話,否則不是被殺就是被關起來。所以,虞允文只好隨便找了一隻碗,也許盛一點白飯,點幾炷香,意思意思嘍!」
    爸爸還想說下去,可是晉晉突然叫了一聲:
    「哥哥,林士騰借我一卷錄影帶『逃學威龍』,你要不要看?」
    廢話!當然要看。
    我們看得好開心,笑得東倒西歪,早就把什麼岳飛、虞允文丟到九霄雲外。
    爸爸把那隻碗放在客廳的玻璃櫃上。當我笑得有些口渴,跑去倒水喝時,正好看見它靜靜地站在那裡。
    我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對頭──是那隻碗。可是晉晉又笑了,我怕錯過更精采的劇情,也就沒再理會那隻「死人碗」。
作者後記
遺憾與仰慕,嚮往與不解
 
蔡宜容
●臣子恨,何時滅
    一切是從我對岳飛的不解開始。
    靖康元年(西元一一二六年),金人攻破北宋首都開封府,靖康二年三月(西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擄掠大批文物珠寶圖籍,連同徽欽二帝等宗室、官員、百姓分做七批押解北上。這場十萬人的亡國大遷徙延續數月,宋人戰俘幾經羞辱折磨,終於抵達金國都城。事實上,同年五月,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康王趙構已經登基,開啟南宋新局,是為宋高宗。高宗與他的宰相秦檜,以及一眾主和派另有盤算,他們希望以淮河為界,固守南方,從此「南自南,北自北」,擱置靖康之恥,從此天下太平。
    當時一批武將卻念念不忘亡國恨,一心收復失地,迎回徽欽二帝,岳飛便是主戰派的代表性人物。我讀《宋史.岳飛列傳》,滿眼都是「大敗之」、「金人驚潰」、「又捷」、「又大捷」、「四戰皆捷」、「六戰皆捷」。
    別人不敢冒進的金兵駐地,岳飛「獨引所部鏖戰,奪其纛而舞」、「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身被十餘創,士皆死戰,又敗之」。他似乎經常單騎爭戰,或者不顧長官意願,率領親信血戰,奪下敵軍大旗奮力揮舞。《宋史》裡的岳飛既冷靜又剽悍,鐵血意志一心求勝,不管不顧甚至不服從。這樣的岳飛,擁有一群死忠追隨者,願意跟著他出生入死,期待終能搶回被金人占據的舊山河。這樣的岳飛,終於在紹興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一路打到金人大本營,來到距離北宋舊都開封府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逆轉亡國恥辱的契機已然掌握在他手裡。這時,高宗與秦檜深恐南北分治的計畫遭破壞,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儘管慨嘆「十年心力,廢於一旦」,岳飛仍然應召而回,終而背負「莫須有」的罪名遭殺害,留下「天日昭昭」的遺言。
    我不解。我對放棄最後一里路,選擇赴死的岳飛充滿不解。我想像他幾度面臨斷糧絕援,浴血奮起,奪下敵軍大旗狂舞於荒涼殘酷的戰場……胸中自有激狂熱情的岳飛,你為什麼去赴一個必死的局?
    我想像岳飛就在我面前,我什麼也不說,我就是想問問「為什麼?」然後我發現,即使岳飛就在眼前,我也問不出口,我只是想著他寫下的《滿江紅》。
    岳飛的《滿江紅》幾乎是完美的。以「怒髮衝冠」開場,劈頭就是激揚的情緒,以「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結尾,情緒拉到最高,怒火卻轉化為某種激勵與期待。這是一首以腎上腺素寫成的詞,像電影《黑色追緝令》裡的場面那樣,直接往讀者的心臟戳進去。又或者,直接往岳飛心臟戳進去,因為他必須以最激烈的壯懷對抗最深沉的絕望。他完全知道主和派勢不可擋,他完全知道自己半生戎馬倥傯,盡付塵土與雲月。當岳飛說「臣子恨,何時滅」,他在說什麼?面對靖康之恥,軍人岳飛責任未了,餘恨未了。然而作為一名臣子,岳飛所忠之國卻掌握在一群另有想法的君臣手中。他的精忠赤忱成為和談的阻礙,他的精忠沒有對象可以傾注。臣子岳飛,無國可以報效,他算是明白了朝廷的心意,而他的心意卻被朝廷棄之如敝屣……餘恨如何能了?
    也許岳飛看著十二道金牌,同時看見了絕望。也許岳飛並不希望追隨他的將士們看見絕望,所以鼓起最後的力量,喊出「踏破賀蘭山缺,收拾舊山河」!這是對抗「空悲切」的一線夢想。
    我看著想像中的岳飛,終究沒有問出「為什麼」。我想像他應召返京,奔赴死局,為這一線夢想續命,儘管只是短暫續命。我看著想像中的岳飛,與他達成某種隱晦的協議,我擱置我的不解,為這一線夢想續命,儘管只是短暫續命。
 
●猛志常在,心卻在遠方
    有了跟岳飛面對面的經驗(當然,我是說真的,而且,真實不虛。)我膽氣也漸漸肥壯起來,我想起陶淵明,我對他沒有不解,只有仰慕。
    陶淵明從來不缺粉絲,辛棄疾覺得陶淵明超越生死,昭明太子蕭統為陶淵明編輯出中國第一本文人專集,撰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序,把陶淵明的文章當成某種魔法般的存在,聲稱讀了之後「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深情又浪漫地形容陶淵明的文字「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
    蘇東坡對陶淵明的告白沒有最誇張,只有更誇張。必須誇張,只有誇張,並且逾越誇張,才能如實表達讀者的愛。蘇東坡說我只愛陶淵明。蘇東坡說:「寫擬古詩的人多了,但是追和古人,一一追和喔,就我了。」蘇東坡追了陶淵明一百零九首作品,一首不能少,他追得多麼嗨,洋洋得意,喊著淵明淵明,東坡沒有辜負你也沒有辜負自己!
    我在這些熱情粉絲面前一點也不露怯,讀者的愛無所畏懼,我熱愛陶淵明的《讀山海經》系列,每讀一次就要跳起來跟他擊掌。
    其中第九首,我是撲上去抱著陶淵明的: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陶淵明劈頭就說夸父生出了「宏志」。他說夸父與日競走,雙雙來到崦嵫之地,虞淵之下,那是日頭落下的地方,夸父也許是半神半人,無論如何,與太陽較量到這樣程度,輸贏可不好說,依陶淵明的看法,這叫「似若無勝負」!夸父渴極了,咕嘟嘟喝盡黃河渭水,陶淵明說那又怎樣,剛好而已。難道不是嗎?他可是跟太陽拚到底的夸父。
    如果票選神話故事中最美一幕,如果每人限投一票,我會選擇夸父最後力竭而死,奮力擲出手杖,連同最後的生之氣息一起拋棄,杖木落地化為鄧林。沒有比這一幕更激昂的了!這時肉體殘破,時空殘破,土地殘破;這時意志從筋肉殘破處噴出,呼嘯從時空殘破處噴出,殷紅粉白的桃林從土地殘破處噴出!
    夸父為了不知所起的宏志死而後已,又為了不知所終的熱情死即是生,沒有比這一幕更激昂的了!陶淵明看見夸父無法看見的身後事功,那是從失敗的「宏志」裡長出來的事功。
    陶淵明讀《山海經》,在這本書看見強大的遺憾與豪情,比如他在《讀山海經》中這麼寫: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少女公主死後化為精衛鳥,銜微木填滄海。悍將刑天嗆堵黃帝,頭被割走,兀自揮舞盾牌與戰斧,一腔猛志雖死猶生……陶淵明總能看見失敗者與絕望者的熱情,對於他們的「欲做而不能」毫不吝惜的給出愛與仰慕,不是悲憤,也不是憐憫,是愛與仰慕。這是陶淵明作為讀者的志氣與性情。
    多麼奇妙的陶淵明,猛志常在,心卻在遠方,多麼奇妙的陶淵明。
    一個一事無成的熱情讀書人,一個從來沒有失去煙火氣的隱逸者,一個嚮往刑天與荊軻,同時會坐在菊花叢裡發呆的,活生生的人。我就想跟他待在同一片天空下,不說話也好,說說話更好;他知道我是他的熱情讀者也好,不知道更好,我知道就好。
    多年以後,當我回想起《超時空友情》成形的下午,我與岳飛、陶淵明、譚嗣同、鄭板橋、朱元璋四目相對的瞬間,我會想起書寫後記時的自己,停不下來,完全停不下來,字數爆表也停不下來,我對譚嗣同、鄭板橋、朱元璋的遺憾與仰慕,嚮往與不解都還沒來得及寫就必須喊停……
    於是我知道,我畢竟是一名熱情並快樂著的讀者,失控的時候就成為一名作者。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歷史朋友們。
目次

一、死人碗 

1死人碗 
2下午三點四十分 
3精忠岳飛 
4新一點靈B12 
5贏官人 
6八千里路雲和月 
7離別 
舟舟的第一個歷史朋友──岳飛 
 
二、魔鏡傳奇 

1魔鏡傳奇 
2皇覺寺 
3我不是和尚 
4大腳姑娘 
5機會來了 
6君無戲言 
舟舟的第二個歷史朋友──朱元璋 
 
三、先生何許人也?

1先生何許人也?
2五柳大哥,快! 
3採菊東籬下 
4老子不幹,總可以吧!
5個性是什麼? 
6不對別人說
舟舟的第三個歷史朋友──陶淵明
 
四、法源寺的海棠 

1法源寺的海棠 
2師兄弟 
3你是誰? 
4袁世凱,大騙子
5走!咱們騎馬去 
6君子與俠客 
舟舟的第四個歷史朋友──譚嗣同 
 
五、難得糊塗 

1難得糊塗 
2六分半.走狗 
3你好,我是鄭板橋 
4畫眉筆
5最好吃的燒餅 
6青藤不見了 
舟舟的第五個歷史朋友──鄭板橋 
作者後記/遺憾與仰慕,嚮往與不解
超時空友情群組(5)
超時空密件 
跨世代好評推薦
 
佘春樺/臺南市忠義國小教師
花梅真/臺北市明德國小教師
林玉玫/南投縣北投國小圖書教師
許慧貞/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協同召集人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研會創會理事長
黃偉菖/屏東縣仁愛國小教師
董樂瑀/臺北市明德國小六年級學生
 
佘春樺/臺南市忠義國小教師

    「世風不古」,乃傳統美德流失之喟嘆。培養品格,就從少年小說開始,歷史小說更是首屈一指。    在歷史課本出現的人物,和我們一樣,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也曾是懵懂少年。面對詭譎的世局與危機,他們一次次的抉擇,決定了歷史、形塑了人性至高情操的圖像。
    知古以艦今,宜容老師的《超時空友情》虛實並構的情節與寫作手法,讀者化身舟舟,伴著古代好友,直擊每一個關鍵時刻。忠義、志節、含蓄與權謀對照舟舟現代個人主義,兩造價值觀的衝擊,不論你正值青春抑或早已成年,都將啟發更深刻的反思。
 
花梅真/臺北市明德國小教師

    作者的取材與創意令人驚豔,生動的情節拉近了歷史與現代的距離。班上學生的反應更讓人驚喜:有人佩服鄭板橋「天天練字」的毅力;有的被「死人碗」的穿越情節吸引;有人從岳飛父子的故事領悟做事要有勇有謀;也有人反思——原來朱元璋不只是開國皇帝,還是一個矛盾的人。這些閱讀回饋讓人看見,孩子們不僅讀懂故事,更能在古今價值之間穿梭,思考人性與智慧。對老師而言,它更是一堂跨時空、啟發思辨的人文課,讓閱讀更有溫度,也更具力量。
 
林玉玫/南投縣北投國小圖書教師

    《超時空友情》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從岳飛的忠誠與悲壯,到朱元璋的權力與人性;從陶淵明的淡泊自由,到譚嗣同的犧牲熱血,再到鄭板橋的真情堅守。每一段故事,都像一面映照人心的鏡子。
    宜舟穿越時空,遇見為信念燃燒的靈魂;而我,則在書頁間,遇見了那個仍願相信、仍會感動的自己。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勇氣,是在困境中仍選擇相信;真正的自由,是在平凡裡守住初心。歷史從未遠去,它正以另一種方式,在我們心中延續。
 
許慧貞/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協同召集人

    和歷史人物交朋友,展開你的「超時空」閱讀之旅!
    宜容的《超時空友情》是一本充滿奇想與溫暖的兒童歷史小說,它不僅讓歷史人物從書中穿越時空而來,讓原本在教科書中「扁平化」的歷史人物,以生動、立體的樣貌走進讀者的世界;更透過「友情」這個永恆的主題,讓現代的孩子能夠反思「人」的本質與價值觀。
    宜容在這本書中讓我們看見:歷史從來不是「死」的知識,而是由一個個鮮活、充滿人性光芒的生命故事所組成。透過舟舟的視角,讀者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親身參與者,像是幫鄭板橋「追女朋友」的橋段,永遠是我學生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在歡快的穿越背後,宜容透過舟舟的古人朋友們,引領讀者看見幾個重要的歷史主題:岳飛的忠誠與悲劇、朱元璋的權謀與崛起、陶淵明的隱逸哲學、譚嗣同的俠義與君子氣魄,以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你對書中哪一位歷史人物最感興趣呢?就從他開始,展開你的「超時空」閱讀之旅吧!
 
黃偉菖/屏東縣仁愛國小教師

    「因為『愛』這些人物,所以我提筆寫下他們五個人的故事。」宜容老師說這句話時,臉上堅定又溫暖的神情,還歷歷在我眼前。雖然這幾位古人當時實際發生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已經不可考,但是透過宜容老師巧妙安排的「穿越」劇情,這些人不再只是紙上出現的名字,而是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得以一窺他們的無奈與堅持。一起讀讀看這本《超時空友情》吧!相信你一定也會愛上的。
 
董樂瑀/臺北市明德國小六年級學生

    我想,朱元璋或許不是我們表面看的這樣。讀完《超時空友情》〈魔鏡傳奇〉後,我對朱元璋的印象改變,比如:朱元璋對百姓很好,卻對文武百官嚴厲以待,連從前跟他一起奮鬥打天下到現在的夥伴大部分最後的結果都是被他給處決,只因心計多疑怕被他們造反。不過還好,他至少對自己的馬皇后還算不錯,從一而終。說到馬皇后,還有個小插曲,在這本書中得知她是一位腳很大的大腳皇后呢!
    最後,原本以為這只是一位從小人物到人上人的奮鬥歷程,但沒想到他有一面既是一個對官員殘忍的皇帝;另一面則是愛待百姓的好皇帝。所以讓我從中學習,當我們在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時,不能只單看、單了解一面就下定論,每個事情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好壞優缺,另外朱元璋在逆境中成長的精神令我敬佩;而堅持不懈,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的精神,令我值得學習。

得獎紀錄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好書大家讀」選書

問與答
評論內容:
(使用評論前請先登入)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相關商品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