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書系分類

瀏覽紀錄X 全部清除

    
分享商品: Share on Google+

元曲經典故事(二版)

書籍編號:BLC439N 賣場編號:001250
作者: 馬景賢
繪者: 洪義男 
頁數: 192
適讀年齡: 國小中、高年級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ISBN: 978-986-211-802-3
開本: 14.8*20.9cm
裝訂: 平裝
定價: $280
優惠價:
238
數量:
商品介紹
序/導讀
目錄
延伸閱讀
得獎紀錄
使用心得
發表書評
 
內容簡介
 
◎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就從讀元曲故事開始
 
元曲是元代最經典的文學代表,融合了文學、歌唱、舞蹈、音樂等多方面藝術,是每個孩子都應該認識的經典文學。
本書收錄〈竇娥冤〉、〈張生煮海〉、〈漢宮秋〉、〈半夜雷轟薦福碑〉、〈守財奴〉、〈泥娃娃斷案〉等改編自元著名的戲曲故事,並以活潑的設計介紹「元曲四大家」及元曲的各種小常識,不僅能讓小朋友輕鬆認識元曲,還能同時增進歷史、文學與語文的涵養,打下良好的文學基礎。
 
竇娥冤
竇天章因家貧,又積欠蔡婆婆債務,忍痛將女兒竇端雲送給蔡婆婆。蔡婆婆將端雲改名為竇娥,收為自己的媳婦。但蔡婆婆的兒子成親兩年後就病故,只剩竇娥婆媳二人生活。後來,張驢兒父子因為救了蔡婆婆,竟得寸進尺地要求要娶竇娥婆媳。竇娥堅決反對,於是張驢兒起了壞心,原想害死蔡婆婆,卻誤殺了自己的父親,張驢兒一不做二不休,買通官府,嫁禍給竇娥。
竇娥原本堅持自己的清白,但當轉而對蔡婆婆用刑時,竇娥因不忍婆婆受刑,故含冤認罪,被判死刑。行刑之前竇娥發下毒誓,祈求上天證明自己的清白,於是竇娥死後,六月天降大雪,並有三年大旱。朝廷派來了解民情的官員,正好是竇娥的父親竇天章,竇娥的冤情終於沉冤得雪。
 
張生煮海
張生和龍宮公主相戀,卻受到海龍王的阻撓,幸而有一道姑被張生一片真心所感動,於是贈予張生三件法寶──一口小銀鍋、一枚小金錢和一把小鐵勺,並且告訴張生,只要用小鐵勺兒將海水舀在小鍋子裡,再把小金錢放進鍋裡,然後把海水加熱。你鍋裡的水煎乾一分,海水就下降十丈,煎乾兩分,海水會降二十丈。藉此逼迫海龍王同意這段感情,於是,張生帶著三樣法寶,就在海邊煮起「海」來……
 
半夜雷轟薦福碑
范仲淹四處訪賢,賞識貧困的才子張鎬,一方面要張鎬找一位員外資助進京趕考,一方面向皇上舉薦張鎬為官。誰知通知的差役糊塗,竟誤請了張鎬同名的主人張皓進京為官。而原想投靠員外趕考的張鎬,則是一路不順,窮困潦倒之餘,張鎬氣得寫詩責怪神靈。自此之後,張鎬的運勢更差,原本薦福寺的長老想讓張鎬拓印寺裡的「薦福碑」拿去變賣,誰知當天夜裡碑文被閃電擊碎。原來,這一連串的不幸,都是起因於張鎬寫詩責怪神靈,心灰意冷的張鎬,竟起了尋短的念頭……
 
漢宮秋
美女王昭君被選入後宮,卻因家貧無力賄賂畫師毛延壽,於是畫像故意被畫師毛延壽醜化,始終居於冷宮。直到某天漢元帝偶然經過冷宮,見到昭君後驚為天人,本欲治毛延壽的罪,毛延壽卻搶先逃至匈奴,並勸匈奴王要求以王昭君和親。漢元帝雖不捨,但又畏懼匈奴武力進犯,只好忍痛讓昭君前往匈奴和親。王昭君帶著琵琶,踏上了出塞的漫漫長路……
 
守財奴
有個名叫周榮祖的大財主,攜家帶眷地進京趕考,將家中的金銀財寶埋在自家後院裡。同村的窮光蛋賈仁,自己不求上進,卻常到廟裡埋怨神明不照顧自己,於是,福神給賈仁一個機會,讓他挖出周家後院中的寶藏,但囑咐他要多行善才可守住財富。
只是賈仁依舊故我,不但對他人一毛不拔,自己也捨不得花錢。老來無子的賈仁,收養了一對落拓夫婦的孩子,取名長壽。賈仁到了病重時,還是捨不得花錢求醫,終於病故。其實長壽原就是周榮祖的孩子。賈仁一心想成為大財主,卻不行善積福,最後錢財還是原封不動地物歸原主,空守了二十年的財富。
 
泥娃娃斷案
商人李德昌在回鄉途中病倒在廟中,被一位賣魔合羅(泥娃娃)的小販發現,於是趕緊通知李德昌的家人將他帶回,不幸李德昌的堂弟貪圖家產,反而搶先將李德昌害死,還賄賂官府,將李德昌之死嫁禍給堂嫂劉玉娘。當劉玉娘沉冤莫白時,幸好有一位熱心的官員,巧妙地想到以「魔合羅」辦案的方法……
 
作者簡介
 
馬景賢1933~2016
  出生在栗子的故鄉河北省良鄉縣琉璃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輯、農復會(今農委會)圖書館館員、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東方圖書館員、兒童日報顧問、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二屆理事長、國語日報董事。
  作品豐富,譯有《石頭湯》、《天鵝的喇叭》、《山難歷險記》;改寫《白娘娘》、《前後漢》、《史記》;創作《誰怕大野狼》、《白玉狐狸》、《小英雄與老郵差》、《小英雄當小兵》、《蔬菜水果ㄅㄆㄇ》、《誰去掛鈴鐺?》、《說相聲,學語文》、《我的家鄉真美麗》、《國王的長壽麵》(以上創作皆由天衛/小魯文化出版)等多種書籍。
作者序
 
認識元曲經典故事                                                     文/馬景賢                                           
在中國文學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的小說,分別代表了每個時代的文學特色。代表元代的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的部分。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戲曲從唐代傳到宋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到元代,而成為一種元代成熟的正式戲曲,再經過元代傑出的作家的經營、創作,開啟了一個多采多姿的文學新天地。
然而,大部分的青少年或是兒童,可能熟知唐詩、宋詞,卻往往對元曲感到陌生。而在兒童文學裡,戲劇向來不被重視,更少談論或介紹元雜劇。這是很可惜的。
其實,元曲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尤其是在元雜劇中,有許多精采的故事。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多,現有僅存一百三十多個,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我希望這些流傳下來的好故事,能讓更多孩子看見,也希望能夠彌補兒童文學花園裡這塊荒蕪的園地,所以我挑選元雜劇中具有代表性的雜劇加以改編,為每篇故事取了孩子感興趣的題目,並附上元雜劇中原始的「題目」、「正名」,每篇故事後還有深入導讀,希望透過故事引起孩子對元雜劇的興趣,並學習欣賞元曲的特色。
在元雜劇中,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應該就是〈竇娥冤〉(又稱〈六月雪〉)。這是元曲名家關漢卿的創作。他的作品很多,可惜現今流傳下來的只有十幾個。關漢卿創作時取材廣泛,許多是從歷史中取材,在作品中堂堂正正表達他的思想和抱負,顯示了他的藝術精神和風貌。他的作品中多以女性為主角,在他的筆下,女主角多是又美麗又賢慧。在〈竇娥冤〉裡,他藉由描寫年輕寡婦被地痞欺壓的情節,反映當時封建社會裡「官吏們無心正法,迫使百姓有口難言」的社會問題,並且歌頌竇娥對邪惡勢力至死反抗的精神。關漢卿以雜劇為利劍,刺破那個時代暗無天日的黑暗社會現象。
另外還有描寫王昭君出塞故事的〈漢宮秋〉,也很值得一提,這是馬致遠的創作。王昭君的故事有很多人寫過,在歷史上也的確有這件事。但是馬致遠突破前人作品的老套,不拘泥於史實細節,將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結合元代民族被壓迫嚴酷的現實,大膽地再創作,從中歌頌王昭君的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為。也是一部很經典的作品。
元雜劇中還有許多曲折動人的故事,這本書中只是選幾篇最經典、最精華的作品作為引導。實際上,讀這些故事不只是看有趣的情節,還可以從文學和歷史兩個角度去欣賞,因為元雜劇不僅是元代文學的特色,故事背後也隱含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故事裡的人物、場景都宛如元代社會的眾生圖象,從中可以了解到許多元代社會黑暗的層面。所以元雜劇既有文學的價值,也是歷史的意義。在讀這些故事時,值得多多思考,才能真正認識元曲的文學特色。
為了讓讀者對元曲有進一步的瞭解,在故事還有附錄「認識元曲」,介紹了元曲四大家與元雜劇的各種小常識,希望能讓讀者對元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內文試閱
 
張生煮海      題目  石佛寺龍女聽琴   正名  沙門島張生煮海
原著  李好古
朝霞的紅暈,把大海上的浪花,渲染得像一朵朵豔麗的花朵。
有個讀書人,名叫張羽,沿著海邊,邊走邊感嘆自己孤苦的身世,又感嘆老天作弄人,多次考試都沒有考取,心中思潮起起伏伏,就像那海上的浪濤,一陣一陣拍打著他的心房。
他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遠,突然,看見前面有一座古寺,於是他向古寺走去。來到古寺前,正巧廟門口有個小和尚。
「請問,這座古寺可有名字?」張羽問小和尚。
「怎麼會沒名字,寺沒名字,怎麼成啊!」小和尚邊說邊指著古寺門上的大字,大聲說:「此乃石佛寺是也!」
「請跟你家長老稟報,有個閒遊的秀才來訪。」張羽對小和尚說。
小和尚急忙轉身跑回寺裡,報告有人來訪。不久,他又跑出來,帶著張羽入寺去見長老。
「敢問秀才,何方人氏?」長老一邊敬茶一邊問張羽。
「小生潮州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張羽說到這裡,聲音哽咽,眼圈也紅了,停了一下,接著說:「雖然我苦讀詩書,卻屢次落榜,功名與我無緣哪!唉!」
「怪我多話,罪過!罪過!」長老見自己觸動張羽的傷心處,不好意思的說。
「長老何罪之有。只不過,小生倒有一事相求。」
「請說。」
「我看這古剎清幽,望長老借一淨室,讓小生溫習經史,不知道是否方便?」
「寺裡空房很多,這有什麼不方便的,秀才就安心住下吧!」
當下,張羽送了老和尚二兩銀子作謝禮。
小和尚為張羽選了一間面海的禪房,打開窗子就可以望見汪洋海景。
天色漸晚。張羽擺好琴具,伴著房內的閃閃紅燭,輕輕的彈奏起來。
那琴聲有如高山流水,隨著輕風,飄揚在海上。
原來石佛寺靠近東海,是龍宮裡蝦兵蟹將出遊的地方。
今夜,海上一輪明月,陣陣美妙的琴聲,把那些龍宮中的魚蝦都吸引出來了。
這時候,東海龍王的三女兒瓊蓮,正帶著侍女在海上散心。
碧海長空,海上一輪明月映在一圈一圈的碧波上。
「姊姊,你看這人間景色,多好啊!」侍女梅香讚嘆著說。
「人間怎麼能跟咱們龍宮相比呢!」瓊蓮說。
這時,從石佛寺傳來陣陣美妙琴聲,打動了在海上散心的龍女瓊蓮,只聽到:
 
像晚風吹落過萬株松林。
像明朗月光照半空。
像潺潺流水,沖過絕壁山澗。
 
「這是打哪兒來的琴聲?」瓊蓮聽得入神,轉頭問侍女。
「會不會是從寺中傳來的呢?」侍女指著石佛寺說。
「不錯,像是從寺廟裡傳來的。」瓊蓮側著頭,仔細聽著,說。
隨著悠揚琴聲,瓊蓮帶著侍女悄悄進入石佛寺。
張羽彈著彈著,琴絃突然斷了。
「奇怪,難道有人偷聽不成。」張羽心裡納悶,嘴裡嘀咕著,起身走出了禪房。在皎潔的月光下,張羽看見龍女瓊蓮,驚嘆道:「好一個美人兒。」
這時,瓊蓮也看見張羽,心裡怦怦的跳著,自言自語的說:「好一個秀才郎!」
張羽向前拱手,問道:
「請問小姐,為何夜晚到這裡來?」
瓊蓮大大方方的說:
「我住在水晶宮,是海龍王的女兒,名叫瓊蓮。」
「你怎麼會到這兒來呢?」張羽再問。
「因為聽見琴聲,隨著琴聲才來到這裡。」
「既然為了聽琴而來,那就請小姐到我書房,讓我好好為小姐彈奏一曲。」
「好啊!」
張羽的琴聲讓龍女聽得如痴如醉。
兩個人相談甚歡。張羽把身世告訴龍女。龍女知道張羽還沒有娶妻,竟然表明要以身相許,嫁給張羽。
 
 
【深入閱讀】
「張生煮海」的故事,從元朝初年以來就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故事說的是書生張羽和小龍女私定終身,遭到東海龍王的阻撓,張羽藉著寶物的幫助,煎煮大海,最後逼得海龍王投降,有情人終成眷屬。
李好古以這個既有的神話故事為基礎,創作《張生煮海》這齣雜劇,在元雜劇的分類裡頭,屬於「神仙道化類」,或稱為「道釋劇」,全劇充滿了濃烈的神話色彩。雖然這個故事的情節有些荒誕,但是曲文相當精采,賓白也寫得十分傳神,張生對龍女的至誠、執著和對愛情不屈不撓的追求,更是感動人。元代劇作家白樸的雜劇〈裴少俊牆頭馬上〉,女主角李千金就以「一個張生煮滾東洋大海」的精神,表達自己對男主角裴少俊的堅定心意,激勵自己要爭取愛情幸福。
在這齣雜劇的原文中,作者對大海做了不少的鋪陳,例如:「大海澄澄,與長天一色」、「澄澄碧海,遙望那耿耿長空。你看那萬朵彩雲生海上,一輪皓月映波中」、「黑彌漫水容滄海寬,高崪峍山勢昆侖大」、「高沖九曜,遠映三台,上連銀漢,下接黃埃。勢汪洋無岸無涯,出許多異寶奇哉」、「這海有偌般寬闊,無邊無岸,想是連著天的,好怕人也!」、「你道是白茫茫,如天樣,越顯得他寬宏海量」……種種的描寫,讓讀者先感受到東海的大浪滔滔、壯闊無邊,接下來再安排張生煮海,煮得海水翻騰滾沸,幾近見底,魚蝦螃蟹都掙扎著無處躲藏,就更能烘托出「小小銀鍋煮大海」的神通威力了,這樣的對比和誇張,便是作者的匠心運用。
 
【精采片段】
(張生引家僮上,詩云)前生結下好姻緣,覓得鸞膠續斷弦。法寶煎熬鐺滾沸,爭知火裡好栽蓮。小生張伯騰,早到海岸也。家僮,將火鐮、火石引起火來,用三角石頭把鍋兒放上。(做放鍋科,云)你可將這杓兒舀那海水起來。(做取水科,云)鍋裡水滿了也,再放這枚金錢在內。用火燒著,只要火氣十分旺相,一時間將此水煎滾起來。(家僮云)這等,你不早說,那小娘子跟隨的ㄚ頭,送我一把蒲扇,不曾拿的來,把什麼扇火?(做衣袖扇火科,云)且喜鍋兒裡水滾了也。(張生云)水滾了,待我試看海水動靜。(做看科,驚云)怪哉!果然海水翻騰沸滾,真有神應也!(家僮云)怎麼這裡水滾,那海水也滾起來?難道這鍋兒是應着海的?……
──(元)李好古〈沙門島張生煮海〉第三折
 

 
目錄
別讓孩子壞了語文學習的胃口
認識元曲經典故事
一、竇娥冤
二、張生煮海
三、漢宮秋
四、半夜雷轟薦福碑
五、守財奴
六、泥娃娃斷案
 
延伸閱讀
《猜字謎,學語文》https://goo.gl/xcsvDv
《看笑話,學語文》https://goo.gl/rVDWNC
《看故事,學成語》https://goo.gl/7ZETep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問與答
評論內容:
(使用評論前請先登入)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相關商品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