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首頁 > 書評專區

因為改變,所以超越──談《重新啟動》的生命力(2011/08/19)


  因全球暖化所引發的大自然反撲、戰爭造成的犧牲殺戮、政治野心帶來的家國疆域變動……這些並非只是小說情節,而是未來人類社會必須持續面對的災難與難題。
   在愛蜜莉.戴曼塑造出既奇幻又真實的世界裡,青少年首當其衝。作者再次成功地運用「雙重敘事」手法,引領讀者進入少年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所見所聞、想法感受,以及他們在面對自身存亡與新建立的情誼間,所做的困惑掙扎及道德判斷。
  《海島人的贖金》與《重新啟動》不只是豐富刺激的冒險故事。他們記述並想像著少年們在未來世界裡可能的生命歷程。這樣的歷程充滿了判斷與抉擇的考驗:是否因危險而放棄最初選擇的任務使命?如何在艱難中堅持道德並抱持挺進的勇氣?如何在詭譎多變中判別敵友,甚至超越「敵友」、「人我」、「自家人 vs.非自家人」這樣的二元畫分與對立?
  相較於故事中各懷鬼胎、各謀其利的大人,戴曼的少年主角們顯然「大我」許多。莉莉在《海島人的贖金》中就能以身犯險,想憑藉交換寶石(實為具人工智慧的頂級遊戲電腦,或名為PSAI)換取村人的平安。承擔家族榮辱存亡的賽夫,更是想用PSAI來挽救族人、振興家族。「交換」這個動機不斷地推動故事的發展,但「交換」本身卻不是主角們最終習得的情感價值與生命意義。少年們的「大我」,是從領悟出無法完全對等的「交換」本質(「交出的」不等於「換回的」),並重新思考人我分際的關係開始。這是大人無法領略,或是選擇不去明白的人生功課。不論是為了「偉大的蘇格蘭」,還是為了海島族群的統治及壯大。在強取豪奪寶物的過程中,「人」的定義被界定成狹隘、具高度或激烈排外性的「我(們)」(「我(們)的物」、「我(們)的人」、「我(們)的家族」……) 以電腦科技交換出人腦中這些「我的」與「我們的」是書中大多數成人們思考的桎梏,難怪PSAI會感嘆電腦受人腦奴役的命運。
 
  不是有科技、電腦的故事就是科幻故事。科技究竟好不好?我們與科技的關係為何?應該為何?將會如何?對於在戴曼書中毀滅過一次的人類社會,科技具有什麼樣的新舊意義與價值?這些才是戴曼小說被稱作科幻小說的重要意義。大自然的反撲不是唯一,科技的反撲早已成為人類故事的重點主題。然而,不論歸屬什麼樣的類別(環境、科幻、奇幻、冒險小說……),戴曼的作品如同所有優秀、深刻的文學,終將回歸到:「我」與「人」。我是誰?我有什麼能力?有什麼限制?能夠做什麼?想要成就什麼?在成就或追求成就同時,我與他人/它物的關係為何?我如何看待、對待他人/它物?我與他人/它物之間的平衡點在哪?人的世界、價值,存在的意義是不是僅在於一個狹隘的「我」(或者充其量的「我們」)?
 
  二十三世紀的倫敦與人類社會終於從在兩集作品所蔓延的戰禍浩劫中倖免——是少年們的功勞!《重新啟動》最後成就了一批年少「英雄」,他們的「英雄性」決定不在「勝負」,而在於「超越」。三名少年少女隨著兩部書的歷程發展,皆清楚意識到,並正視自身的改變,這些改變或為舊觀念的轉變、對於自己生命韌性與極限的體驗、得失權衡的學習、情誼的獲得與珍惜……正因為改變,所以能夠轉變、能夠超越。正因如此,《重新啟動》最後三個章節格外的美麗動人。
 
  不過,在所有的美麗與動人之前,讀者須先回到未來,讓它再次開始……然後,慢慢翻閱……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日期 : 2011-08-19  分享到:   推到Facebook  推到Twitter  寄給好友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