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首頁 > 活動報導

《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作者梅維絲.萊莫座談會活動報導(2010/11/10)


  活動地點:文化大學推廣部建國分部B1表演廳
  活動時間:11月6日星期六下午兩點
  主辦單位: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隨者時代變遷,讀者該如何在大環境改變中看待兒童文學?如何去了解兒童文學中的改變也是家長、教師們所關切的問題。上週六小魯文化榮幸邀請到《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第三版作者梅維絲‧萊莫教授,於文化大學推廣部表演廳舉辦一場兒童文學閱讀座談會,並請到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劉鳳芯老師擔任口譯。萊莫教授親切仔細地為讀者們簽名
 
  梅維絲‧萊莫女士為加拿大溫尼伯大學英文系的教授,同時也是加拿大研究講座的兒童文學主席,並負責加拿大兒童文學期刊。萊莫教授的研究主題包括兒童文學的再現與再造、十九世紀的帝國再造,近年來更把研究聚焦於兒童無家的概念。
 
  座談會中,萊莫教授以《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第三版)第九章中所提到的兒童文學核心理論「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為基礎,微調論述方向,探討「有家」與「無家」的對立觀點,進一步開展兒童文學中關於「家」的論述。演講中並以《小兔彼得的故事》與《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為例,進行文本分析。
  
  在文學作品中,往往成人小說與兒童小說的區分界限模糊,然而兩者之間,家的概念並不相同。對兒童來說,家不僅是向外探索的源頭,也與他們周遭的一切有所關聯。在兒童小說裡,許多故事發展都離不開「在家/離家/返家」情節,家的意義與定位更常是左右劇情的關鍵。「在家」與「離家」通常各自和相對立的概念連結,有趣的是,童書在兩方沒有一定的正負面概念,一方面冒險一定會回家,但一方面,家並不是絕對安穩。
 
  萊莫教授提到,相對於二十世紀的圖畫書《小兔彼得的故事》中,彼得最後回家得到保護。在二十一世紀的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反而在離開德思禮家,身處霍格華茲才真正有「家」的感覺,甚至當他在故事最後到各方冒險,那樣好似「無家」的狀態才是他的安適。
  吳玫瑛老師(左一)、鄭雪玫老師(左二)、劉鳳芯老師(左三)與萊莫教授(右一)
  教授進一步為我們分析,現今時代變遷,近十年來國際紛爭不斷,尤其網路多元加速國際資訊傳播,如今呈現給兒童的世界已經不同了。這種超連結特性讓世界的經濟、衝突可以立即呈現,是以前無法想像的。比方說911事件因為網路傳遞,進而加速人們的恐慌。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很難在書中呈現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無家」,不是指沒有家,而是這種不固定、帶有彈性、具有漂泊性質的概念,或許是現在重要的概念之一。
 
  兒童,畢竟是童書的主要閱讀者,而他們的閱讀將會為家的定義再創造。此次座談會給大家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我們必須去正視、接受現今許多作品中「無家」的意念,並且無懼於帶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不同的面貌。
 
  最後,感謝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吳玫瑛老師,與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劉鳳芯老師的幫助,邀請萊莫教授來臺,促成此次講座成功舉辦。小魯期待未來能再為讀者舉辦各種吳玫瑛老師(右一)、劉鳳芯老師(右二)、萊莫教授(右三)、沙沙總監(右四)、雨嵐副總編(右五)及小魯工作人員合影不同的閱讀講座,為臺灣兒童閱讀盡一份心力。萊莫教授與師大中文系學生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日期 : 2010-11-11  分享到:   推到Facebook  推到Twitter  寄給好友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