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時空穿越×在地文化×成長冒險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
「這裡是⋯⋯1979年的高雄?」
一場意外的時光穿越,將小六生靜露帶回近五十年前的世界——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沒人拿手機、沒人使用行動支付,已經不在的大新百貨出現了,高雄捷運在哪裡?
她原本以為這只是個意外,但放學後擠滿學生的零食壁攤、賣著圓仔湯的路邊攤、風光熱鬧的堀江商場,以及那個倔強而聰明的混血男孩明治,都一點一滴將她拉進這個舊時代的生活。她跟著新結識的同學們穿梭於鹽埕、哈瑪星、旗津等地,親身體驗過去的生活與文化,見證那些逐漸被時代洪流帶走的人事風景。總是覺得孤單的她,開始體會到屬於1979年的溫暖與感動。
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平行時空裡,她能找到回到2025年的方法嗎?而在尋找歸途的過程中,或許會找到比回家更重要的答案……
【本書關鍵字】
高雄、歷史、鹽埕、哈瑪星、旗津、穿越時空、友情、親情、成長、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多元文化、在地探索、今昔對比、懷舊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9~12歲
【本書特色】
1. 走進作者親身經歷的歷史場景,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在地冒險
作者夏琳擁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專業,本書取材自她成長於鹽埕的記憶,並參考多部歷史專書與文獻考據,細緻還原1979年高雄的真實面貌。故事從主角小露的穿越之旅出發,帶領讀者一同走入零食壁攤、大新百貨、堀江商場、地下街等繁華街景,讓孩子在閱讀中親近地方文化,開啟認識家鄉歷史的第一步。
2. 多元族群與社會議題巧妙嵌入兒少視角
故事中的角色來自不同背景——外省家庭、美軍混血兒、在地小孩,每個人都在1979年的高雄交織出獨特的生命故事。禁用母語、家庭分離、人際偏見等議題,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自然呈現,鼓勵讀者培養同理與思辨能力。
3. 從「回不去」的焦慮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在舊時代生活的每一天,小露從剛開始的迷惘到逐漸理解,並陪伴身邊的朋友面對困難。她的成長歷程不只是找回歸途,更是一趟認識自我、學會付出的旅程,讀者也將在故事中體會「改變」的意義。
4. 適合親子共讀與校園閱讀的本土創作小說
本書語言平易近人、情節流暢,具備奇幻冒險元素,也充滿家庭與人情的溫度。貼近臺灣地方文化與日常生活,無論是孩子自行閱讀、親子共讀,或作為學校議題導讀文本,皆能引發共鳴與討論,是一本富有想像與感動的本土原創小說。
作者簡介
夏琳
本名邵仙韻,高雄鹽埕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從事藝文企劃三十年,包括經營南崁小書店十年。目前書店經營告一段落,於桃園與高雄兩地居,專心寫作及從事書業相關工作。
著有《不專心賣書的小書店和它的常客們》、《停下來的書店》、《百年月光》,二〇二二年以《百年月光》參與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類,並榮獲評審推薦獎(正獎從缺)。另譯有日文繪本《耶誕節快到了!》(小魯文化出版)。
繪者簡介
古依平
從小夢想成為畫家,長大後從事七年的設計卻吃掉了自由與快樂,於是在三十歲到來之前離開了穩定的工作與吵雜的臺北,回到苗栗老家開始自由插畫工作。
創作中常以誇張人物造型與植物結合來表現內心世界;擅長以細膩繪畫手法描寫細小事物與角色表情;創作主題遊走於可愛歡樂與森冷灰暗風格間,一筆一筆交錯著理性與感性。
內文試閱
6 吃吃喝喝聊卡通
開學第一天除了隨堂抽考,還須分配每個學生負責的清潔區域。每個班級都有公共領域清掃,三年八班分到的是臨近兩間廁所,班上一半以上學生都被叫去掃廁所,這天清掃時間足足兩節課,公共廁所與教室內外煥然一新,老師沒看到的地方,大家玩水追逐,開心得不得了。清掃後,林老師依照身高分配座位、票選班級幹部,結果小玉當衛生股長、連背九九乘法支支吾吾的阿勇都選上總務股長,大家笑著說要讓阿勇管帳,數學才會更好。
幹部遴選的最後一個職務是「國語練習生」股長,靜露不知道這個幹部是要做什麼的,偷偷問小玉,原來是推廣說國語,不能說閩南語。靜露一陣茫然,她的時代不但要多多練習母語,臺語、客語、原住民語要選一種,而且還要代表學校出去比賽⋯⋯。老師說如果被抓到講閩南語,要罰跑操場。
選完幹部,林老師確認大家都對九九乘法倒背如流後即可放學回家。回家也要跟著路隊走,李明治和趙大明還在罰站,老師看樣子要把他自己手邊的作業改完才要把兩個打架的學生放走。
她想起阿公曾回憶小時候讀書的事,他說以前都是打罵教育,家長到學校拜訪老師不是去理論,而是拜託老師全權管教孩子,要打要罵都可以;若是成績不好,也會拿棍子或藤條打手心、甩巴掌,甚至還聽過用腳踹!另外還有其他各種體罰,青蛙跳、跑操場、半蹲、罰跪、舉水桶等。靜露突然回想起來,不由得心驚膽戰。
她問小玉,有沒有遇過老師打人的事,小玉想了想,說這班的林老師比較不可怕,雖然會罰站或跑操場,不過好像不太會打人;不像有位身兼訓育組長的老師,專治問題學生,聽說打人打得可凶了。
阿勇也補了一句:「對啊,那個老師很凶,打人不手軟,我哥以前是他班上的,沒少吃苦頭。」
「大家的爸媽都可以接受自己小孩被體罰嗎?」靜露從小到大爸媽都沒打過她,要是老師真的打她,爸爸鐵定會衝到學校來和老師理論。可惜現代的爸媽並不在身邊,這時代的爸媽又在遠地,把她送到阿公阿嬤家寄居。
「當然可以,這些老師的班還要去送禮才進得去,爸媽們都希望老師要嚴格管教,打越凶越好。」阿勇聳肩無奈表示。
「我們路隊在這裡解散,今天遲到的,明天要提早五分鐘到,不然就記點了喔,解散!」路隊長大聲公布。
「殺!」大家異口同聲。
「小玉,你昨天問的串珠,我在這裡買的。」路隊裡一位高高的女同學指著旁邊一處零食壁攤說。
「小穎,謝謝你,你的珠子真的好好看,我也想自己串串看。」
靜露望向那處壁攤,牆壁掛滿各種玩具和各式各樣的抽抽樂,還有好幾張長桌擺滿各種零食、可愛裝飾品、男生愛收集的尪仔標、女孩子喜歡的紙娃娃換衣服等,琳瑯滿目,看起來好像很好玩,攤位各個角落擠滿學生。靜露沒有看過這種攤販,她好奇地先觀望大家是怎麼玩的。
「老闆,我要抽這個。」小穎指著一盒色彩鮮豔的紙盒,並拿出兩塊錢給老闆。那紙盒上畫有傳統仙女等圖案,是抽一種叫作蜜地瓜點心的零食。
「好,兩塊錢,抽四張。」老闆收了錢後指著一張半滿的抽籤紙說。
「抽中一張仙女圖案可以獲得三塊蜜地瓜!手氣真好,太棒了!還有兩張老虎各一塊,最後一張是鶴兩塊,一共七塊蜜地瓜喔。」小穎看起來很喜歡吃這種零食。
「好,抽一支牙籤自己去拿。」
「老闆,我要抽現金這個。」阿勇果然最喜歡錢,靜露看著阿勇研究那一大面抽現金的牌子,鈔票很吸引人,最大獎是一百元、也有五十元、十元面額。十元面額已被抽走兩張,剩下還有四、五張十元面額鈔票還在。
「這個一塊錢抽一張,你要抽多少張?」
「我有五塊錢。」
「阿勇,你一天零用錢不是五塊嗎?全部押下去的話,沒抽中就全沒了喔。」
「說的也是,那我抽三張就好。」阿勇訕訕笑了反悔。
「真是賭性堅強耶,回頭我跟媽說。」阿勇的哥哥目送最後一個路隊學生離開後,走過來阻止他弟弟。
「哥,不要啦,我剩兩塊錢,不然請你吃百吉冰棒⋯⋯的頭。」阿勇用剩下的兩塊錢買了冰棒,頭尾兩段,一扭就開,阿勇把冰棒的頭部分給哥哥。
「不用了,你自己吃吧。要玩抽抽樂可以,抽現金不行,下次不要再讓我看見你賭錢,我保證和媽說。」阿勇的哥哥再三交代,便與他的同學離開。只見阿勇在他哥哥後面吐舌頭扮鬼臉。
「小玉,你不是要去藥局換藥嗎?現在去?」靜露想起昨天的事,開口問了在攤位上看串珠包看得正興味盎然的小玉。
「不用去了,我中午撕開OK繃,已經沒事了,在學校時和明治說了,他自己去。小露,你幫我看看哪一包顏色好看?」小玉手裡拿著三、四包五顏六色的串珠材料,很難取捨。
「我覺得這包顏色好看,你在手腕上比比看。」
「我也覺得這包顏色不錯,那就買這包了,老闆這個多少錢?」
「十塊錢。」
「我還要兩支橘子口味的百吉。」
「請你吃。」小玉大方地分一支給靜露。
「這麼好,我想吃那個,我請你,我們交換。」靜露對一小碗一小碗像碗粿的零食有興趣,她沒吃過,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老闆,我要兩個這個、紅紅的那個也要兩片。」她遞給老闆十塊錢。
「這個,一個三元,兩個六塊,紅色大豬公一片一元,兩片兩元,找你兩塊錢。」
靜露臉上堆滿笑容,在現代哪有機會亂吃,連零食攤都沒看過,現在與同學一同分享冰棒、小碗粿和滿滿紅色食用色素大豬公,吃吃喝喝,超開心。
「小露,你喜歡『安東尼』還是『陶斯』?」小玉一手吃著大豬公,一手啃著百吉冰棒,興沖沖地問。
「啊?誰?」靜露一臉茫然。
「啊!你不會不知道《小甜甜》吧?小穎,我知道你喜歡陶斯!」
「對啊,雖然安東尼也很帥,甜甜最愛的是安東尼吧⋯⋯鄰居的姐姐租了漫畫,好
像⋯⋯」
「等等!我不要聽!你不要告訴我!」小玉慌張地摀住耳朵。
「哈哈哈,有一個女孩叫甜甜,從小生長在孤兒院,還有許多小朋友,相親相愛又相憐⋯⋯」小穎笑得超開心,開始小聲唱起主題曲來。
「《小甜甜》是好看沒錯,可是你們沒在看《小英的故事》嗎,小英帶著一隻狗叫小黃,父母在旅程中陸續過世了,只剩她和小黃相依為命去法國找有錢的爺爺相認的故事。」小穎附近的阿珠正吃著一小支綠豆冰棒一邊問。
「有啊有啊,小英也好看,看到那個壞心麵包店老闆騙她僅存的一枚銀幣,我都氣得想砸電視了。」小穎是標準電視兒童。
「小英的大結局就是這兩天了,昨天看到小英的爺爺終於請律師查到小英果然就是他的孫女,我和我妹都哭了,小英終於和爺爺相認了。」小玉吃完紅色大豬公,順便還舔了一下手指,靜露來不及制止她。
原來是講電視卡通影片,靜露沒看過《小甜甜》或《小英的故事》,也沒聽過主題曲,她倒是知道早期的卡通都是日本動畫,電視臺買下版權,再重新配音、製作與劇情相符的主題曲。在零食攤附近幾個女生開始聊起劇中情節,七嘴八舌討論每日劇情,她連一句話都插不上。這是這時代小女生的社交話題啊,她決定今天回去後一定也要跟上時代腳步,六點,準時收看。
作者序
寫給新世代的鹽埕記憶
夏琳
二〇二一年出版的《停下來的書店》曾經收到許多讀者回饋,意外的是也收到了小孩也喜歡的迴響。我有些訝異,當時只想留下文字紀念曾經生活的街區及已逝的長輩,一直以為那是成年人的懷舊之書。我不由得開始覺得欠小朋友一本書——一本介紹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家鄉的書;一本來到高雄旅行時,可以認識旅遊地的一本書。
有這念頭好幾年,直到小魯文化執行長沙永玲小姐邀稿,我當然立即答應,而且下筆有如神助,三個月完成全書草稿,並獲得「書寫高雄」出版補助。非常感謝小魯文化全力支持、高雄市文化局提供補助,共同促成這本書出版。
這本書描述主人翁小露搭乘輕軌時不經意睡著了,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了一九七九年,並在這裡度過一個學期的校園生活,與家人和同學在鹽埕、哈瑪星、旗津、火車站、左營、地下街等地的遊歷故事。她的同學有數代定居於此的在地人,有來自潮汕、滬、廈、粵等地的外省二代,有來自澎湖、臺南、屏東等地的移居家庭,也有美軍與吧女所生的混血兒。其共同點都是在鹽埕這方土地打拚,讓家人安居,把鹽埕從戰後的斷垣殘壁重新變得繁華,成為一九七〇年代高雄最耀眼的一座街區。
這些做生意的人家經營堀江商場舶來品店、美髮美容院、結婚禮服店、麵攤、書店、藥局、雜貨店、五金行等;一九七〇年代鹽埕街景亦將隨著故事情節出現,小朋友可以初步得知一九七九年重要歷史事件,小說引導讀者進入那個時代的璀璨繁華,還有不可言說的隱諱與禁忌。小露在這裡重新認識老鹽埕的同時,能不能再回到現代呢?
小露與明治是虛構人物,書中配角數人以作者生活中的同學做為原型,除故事時代背景是作者親身經歷外,也嚴謹參考許多歷史專書與文獻做為依據。如果想知道更多鹽埕故事,推薦閱讀《高雄第一盛場鹽埕風》、《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追尋美軍混血兒的生命脈絡》、《鹽埕水上人家》、《鹽埕微醺:七賢三路酒吧街的風塵韻事》、《鹽埕老派生活指南》、《鹽埕漫遊》等。亦可參考網站與社群:三餘書店高雄故事、偏門研究員、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打狗文史再興會社、高雄老照片等。
感謝閱讀本書的每一位讀者,大家喜歡閱讀是創作者繼續寫作的原動力。
目次
作者序/寫給新世代的鹽埕記憶
小露與明治的鹽埕漫步
1 我在哪裡?
2 這個時代,不是我的時代
3 新同學新鄰居
4 髒兮兮的小男孩
5 我們同一班
6 吃吃喝喝聊卡通
7 黯然神傷的明治
8 驚見天才
9 頂樓的兒童天堂
10 明月幾時有
11 一同去郊遊
12 說話課與音樂課
13 菜市與黑市
14 小黑貓散步
15 指引方向的旗後燈塔
16 海上驚魂
17 多才多藝的小學生
18 艾美與山姆的美式咖啡屋
19 除夕
20 回家
後記
穿越故事:閱讀任務手冊
跨時空共鳴推薦(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高雄風景.在地嚴選】
李文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邱承漢/叁捌地方生活負責人
莊宗霖/高雄市鹽埕區光榮國小校長
劉文粹/高雄鹽埕區區長
蕭清元/鹽埕研究所所長
【時代對話.學界共賞】
林玫伶/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張文薰/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閱讀現場.時光共感】
Viola/工地書店工地小妹
曾宥靜/誠品書店高雄駁二店閱讀職人
蕭孟曲/旗津tha̍k冊店長
鍾尚樺/三餘書店負責人
藍秀珠/城市書店 店長
羅健福/剛好販売所 主理人
專文推薦
莊宗霖/高雄市鹽埕區光榮國小校長
故事主角是「靜露」,一位意外來到1979年鹽埕區(舊名:鹽埕埔)的女孩,透過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過去的鹽埕街道、社區與人情風貌,也見證了她與新朋友們在當時南臺灣最繁華熱鬧的商業中心的點點滴滴。當時商場人聲鼎沸,大新百貨的霓虹燈閃耀街頭,生生皮鞋、銀樓、書店、布莊林立,一條街上就能找到所有生活所需。
書中細膩描寫了這個時代的場景,從學生放學後最愛的零食攤,到堀江商場的舶來品店,甚至是大人們閒話家常的茶室與咖啡館,都讓人彷彿回到了那個純樸又蓬勃的年代。
最讓人歡喜莫過於談到「鹽埕區的小吃與生活日常」,書中描述了許多當年的鹽埕美食,如:滷味、碳烤三明治、虱目魚丸湯、紅茶、木瓜牛奶、蕃茄薑泥糖醬油膏,以及熱鬧的市場景象,彷彿置身其中、邊讀邊流口水的感覺!這些小吃的描寫,不僅喚起年長者的回憶,相信也能讓年輕輩對鹽埕產生共鳴。
內容中,音樂比賽熱血的團隊合作,描述了小學生們準備音樂比賽的過程;運動會上的熱血競賽,更讓我印象深刻,這是標準的「逆襲劇情」,從落後到奪冠,瞬間讓比賽充滿戲劇張力,尤其是明治在接力賽中逆轉奪冠的場景,更是充滿青春熱血的感動。這種團隊合作、成長與勝利的喜悅,讓我忍不住嘴角上揚,感受到童年的單純與美好。這麼精彩的故事,值得推薦,更精采的內容,就有賴讀者自己探索囉!
蕭清元/鹽埕研究所所長
當一個現代小六生,突然穿越回1979年的鹽埕——這不只是小說的奇幻設定,更像是一場深度的歷史走讀。這本書巧妙地將青春、冒險、友情與在地文化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知不覺被那個沒有手機、卻充滿人情味的年代吸引。透過小露的眼睛,我們不只重新看見過去的繁華鹽埕,也重新理解「成長」與「選擇」的真正意義。這是一部溫柔又精彩的作品,適合大小讀者一起閱讀,穿越時空,共感一段不凡的時光旅埕。
張文薰/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跳躍時空吧!臺灣的少女!〉
近期憑屢獲國際大獎的楊双子,曾寫出一位從廿一世紀穿越到1930年代的臺中烏日的少女小雪,守護家族綻放出「花開時節」。這次,回到1979年高雄鹽埕的少女小露,又帶著怎樣的任務呢?沒有手機、沒有AI來幫忙,人際歧視、禁用母語、海上災難、民主運動就發生在身旁。小露跟著神祕小黑貓在家人、老師、鹽埕埔做生意的鄰居的照顧與互助下,幫助朋友向善,甚至偷渡臺灣人靈魂食物的配方。原來,不需擁有預言或救亡的超能力,也可以在港都人情中獲得度過危機的信心與力量。本書描寫車廂裡的南柯一夢,帶領所有對過去未來感到好奇的臺灣人,通向偉大的世界航道。
Viola/工地書店工地小妹
從「我在哪裡?」、「這個時代不是我的時代」切入,作者夏琳借用了小露的青少女視角,帶領讀者設身處地,用純真的眼光夢回1970年代,領略老鹽埕的風華流轉。
這是一本適合不同年齡層讀者閱讀的輕小說,書中充滿細節的描述,方便孩子用來認識和想像曾經的高雄,更創造了跨代對話的契機!這是一本我看完會想要問媽媽知不知道「什麼是『跟會』?」,還有「大新百貨好玩嗎?」的可愛小說。
歷史是前人生活經驗的堆疊,細節越完整,傳承就越穩固不容易斷裂。而對於地方的情感認同與連結,也在一次次回憶和對照的對話過程裡,流動在彼此心裡。
蕭孟曲/旗津tha̍k冊店長
搭上奇幻列車,跨越了不同世代,用時空對照今昔地景與背景,串起行業與人情,看似輕鬆的人物對話內容,背後卻是作者嚴謹的考究,大統百貨公司頂樓、地下街、賊仔市⋯⋯等生活影像活了起來,別說是當今小朋友認識昔日鹽埕的美好讀物,更是我記憶回到童年的路徑。
鍾尚樺/三餘書店負責人
夏琳曾是書店的女主人,經營童書的經驗豐富,也是書寫不輟的創作者。透過她的筆觸,能將1960-80年代的高雄鹽埕故事,透過書店載體將回憶轉化為精采的故事,這次《小露的奇幻時光》筆法內容,更是適合青少年閱讀。
與女兒一同分享試讀時,正好她與主角年紀相仿,彷彿透過小露的眼睛看著舊時高雄的畫面,而我也是回到我小時的記憶,與女兒的反應巧妙重疊,一問一答討論熱烈,變成攜手走進時間長廊的展覽館,隨著故事發展又成了同伴一起閒聊、一起開心。
★ 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類評審推薦獎得主最新力作
★ 本書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