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書系分類

瀏覽紀錄X 全部清除

   
分享商品: Share on Google+

臺灣開發故事:東部地區

書籍編號:BTA004N 賣場編號:000564
作者: 趙莒玲
頁數: 176頁
適讀年齡: 12歲以上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1日 二版
ISBN: 978-957-490-262-0
開本: 菊十六開(14.8×20.9cm)
裝訂: 平裝
定價: $260
優惠價:
221
數量:
商品介紹
序/導讀
目錄
得獎紀錄
使用心得
發表書評
 

內容簡介

新移民天堂的臺東、原住民發源地花蓮、樂土蘭陽平原、雨港基隆,
本書以這四個地區的歷史、地理故事,
搭配蘭嶼、巨石文化、七堵煙廠等史地人文景觀,
引領讀者走一趟臺灣東部開發之旅。



作者簡介

趙莒玲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畢。曾任職青年日報記者、中央日報記者和編輯。現職為自由撰稿人以及南華大學傳管系、嘉義大學中文系、中正大學傳播系的兼任講師。
       喜愛寫作,對各類事物都充滿好奇。著作包括:《臺灣開發故事》、《臺北古街漫遊》、《鹿港小鎮塵封往事》、《我的同班同學》、《美濃,鍾理和原鄉風景》等。
 
 
生氣蓬勃的人生最幸福
文/臺灣歷史學者 尹章義
 
「開發」一詞是開拓發展的縮寫,原本用來形容人類對於土地的利用。最早是指由原始荒地經過披荊斬棘的努力而變成熟地良田的過程,後來引申為從野蠻到文明的演化過程。英文中的Culture(文化)從Agriculture(農業)這個字根演變而來,它的原意是培養、耕作、養殖,蘊涵了選擇、改良的意思。
 
到了現代,開發又指土地再利用的過程,已從農業化演變成商業化、工業化和休憩、旅遊化,進一步更指一切事物潛在功能的發掘,也包括人類的智慧──腦力的開發。
 
因此,一想到「開發」,就讓我產生生氣蓬勃的感覺,充滿了希望與前景。一說到某地的開發史,就有訴不靈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波瀾壯闊、英勇豪邁,有的溫柔纏綿、迴腸盪氣。無數史學、文學、藝術作品,以各地開發史為題材。
 
自小,我就懂得英雄式、冒險式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長大之後,進入史學界,順理成章地也對於開發史最感興趣。年輕的時候,研究明代的馬政,嚮往馳騁漠北草原上的馬上雄姿;後來研究中國海權史,追蹤明、清海上英雄縱橫五湖四海的偉蹟。一九八○年代,我對於中國海權發展巔峰時代的成就──臺灣的開發史,產生莫大興趣。
 
一九九三年,趙莒玲和我討論她的「臺灣開發故事」寫作計畫。她長期和我研究臺灣歷史,她的文筆優雅,感覺靈敏,是歷史研究普及化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九九四年起,「臺灣開發故事」開始在中央月刊連載。趙莒玲的寫法既吸收臺灣史學界的研究成果,又增加許多實際調查採訪所得的民間傳說、鄉野漫談和各地的風土、民情、習俗、諺語、縣產、美食,使讀者的臨場感油然而生。隨著她的生花妙筆,遍遊臺、澎、金、馬;隨著她訴說的故事,深入每個角落。
 
知識的增長以由淺而深、由近而遠、循序漸進的過程最為自然。我們對於民族、國家、鄉土的愛,自自然然也由於認知的深刻而強化,「臺灣開發故事」正是極佳的資源。現在,趙莒玲和天衛文化公司合作,將原稿改寫,增加許多解說和圖片整理出版,希望讀者們在知識和情意滋長之外,對於書中「開發」的意涵更能心領神會,不停地開發自己的智慧與能力,過一個生氣蓬勃的幸福人生。
 







重新「發現」臺灣而豐富自己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
 
  很長一段時間,學校的歷史課往往從遠古時代講起,雖然有其理由,但因年代距離實在遙遠,難以理解或感受,學習起來十分困難。過去的歷史課本總以「北京猿人」為開場白,現在課程調整了,窠臼似乎難以跳脫;即使臺灣史的開頭,往往始於考古,或「荷蘭、西班牙時期」,對多數學生而言,既疏遠又艱澀。
 
  為何中小學歷史課常從「頭」講起,一而再、再而三呢?推敲起來,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於「前因後果」的時序考量,這是出於歷史學的思維與堅持;另一原因也很關鍵,即是基於文化傳統或國史論述的立場,學習歷史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吸收,更應是對於國家或民族認同態度的養成。這樣的歷史課或許有特色,但有一個問題是始終明顯的,那就是學生與己身所在的「鄉土」連結薄弱,對國家或民族「大傳統」可能琅琅上口,但一談起生活周遭人事景物「小傳統」卻反而語塞,似乎乏善可陳。
 
  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學習歷史,其實並不需要從遙遠的古早時代講起,也沒必要仿照大學歷史系裡頭「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分野,這種分野只是大人世界對於歷史的想像或習慣,兒童、青少年的歷史學習沒必要照搬照套,而應該在時間、空間上採取「由近及遠」的原則。為何如此呢?因為,生活周遭的人事景物不可能憑空而來,其中一定有社會的背景、歷史的軌跡,從周遭人事景物出發,再推擴到較早的歷史,通常就可以接上「大傳統」、「大歷史」;這樣的連結,必然會產生「原來如此喔!」的驚嘆,歷史學者所關心的「歷史感」也才會油然而生,如此學到的歷史方有意義。死記一些無緣體會、理解的內容,不僅造成學習困難,也弄壞了學習歷史的「胃口」,許多學生認為歷史課很困難、無聊,癥結不外乎在此。
 
  舉例來說,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可以透過「金廣福公館」,瞭解閩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之間複雜糾葛的歷史,習得重要的族群課題;此外,亦可以知道臺灣山區資源開發、聚落發展的過程,甚至可經由樟腦的開採來探索清代臺灣的國際貿易,以及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牽連,這些已經都進入了「大傳統」、「大歷史」層次。透過這樣的層層推擴,不僅歷史知識擴大、深入了,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還可以擴大對於自己鄉土的理解,並且就這些延伸的課題與其他地方有相似課題的人們產生連結,形成可以交流分享的歷史視野。
 
  又如臺北或高雄這兩大城市,對住在其中的許多人而言,兩個城市並非出生、成長的所在,於是每年到了春節前,人們都要忍受塞車之苦離開臺北或高雄「返鄉」。臺北或高雄的「都會化」是近代歷史,特別是晚近一百年重要的現象,兩個城市的居民若從自己周遭人事景物開始進行了解,一定能夠觸及臺灣史、中國史,乃至世界史的許多課題。而且,因為住在臺北或高雄這樣的「異鄉」,於是「懷鄉」才有了深刻意義,許多關於臺北或高雄的文學、歷史書寫因此經常充滿對於故鄉的殷切情感;透過「臺北」或「高雄」,人們在精神上連結了許多城鄉聚落——在臺灣的,甚至是在中國大陸的。到了後來,臺北或高雄作為「異鄉」、「故鄉」或「原鄉」的意義,甚至產生游移轉換,這是屬於「臺北人」或「高雄人」的重要故事。
 
  「鄉土」毋寧是一種精神的存在,但必須透過實際的生活、引導、體驗、印證等過程,才有可能昇華,產生「有所根本」的感受,形成永不動搖的「鄉土之愛」。透過周遭人事景物關連性的層層推擴,「鄉土」或「鄉土之愛」內涵其實是可以延伸的,「大傳統」和「小傳統」(或者「祖國之愛」、「鄉土之愛」)未必衝突,甚至能相得益彰。
 
  現在的中小學生關於「臺灣」的認識,多半來自書本,應該有所改變了。我們閱讀臺灣史、中國史或世界史的題材,其中最能親身體會、實地造訪的,就屬臺灣史,因為我們住在臺灣啊!對於臺灣歷史的了解,可以透過書本,但不應該止於書本。進入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文史工作室,可以讓我們迅速掌握重要訊息,印證、拓展書本知識。如果想要更加滿足好奇心,並且試探更大的可能性,不妨直接抵達某個古蹟、老街、聚落、山川,親自了解其歷史、社會、環境與生態,而且儘量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方式貼近,安步當車,自在悠遊。在心態上,不應是浮光掠影般的「漫遊」,而是放下自己的「慢遊」。透過踏查、實地拜訪來貼近鄉土、重新發現臺灣的過程,將能更加豐富自己,因為深具意義的連結已經產生。
 
  在上述的體認下,書寫通俗的臺灣史讀物因而成了一件很困難的工作,這必須帶起人地之間的連結、喚起一種出遊造訪的好奇感,並且能夠滿足、印證眾人來自不同角度的閱讀及體會;書籍雖不能取代實際的人文自然世界,但作者卻必須盡力在圖文之間傳達鮮活的認知與感受。依據這些標準,《臺灣開發故事》是目前可見一套極佳的讀物。這套書以「人地關係」為主軸,呈現細膩、豐富的歷史圖像,並且一路引領讀者通貫古今,因此成為我們悠遊臺灣的一個絕佳起點。
 
  《臺灣開發故事》不是拿來按圖索驥用的,而是藉以別開生面,促動我們重新發現臺灣、深入了解鄉土。屬於臺灣的故事不可能僅止於這套書,後續的篇章留待我們親身去探索與紀錄。
編輯室手記
生氣蓬勃的人生最幸福
 
臺東
六種族群的原住民各據一方
漢人三次大移民
族群大融合,妙聞一籮筐
族群文化界線日漸模糊
雅美人的島──蘭嶼
改姓換名,心酸誰人知
原住民母語和文化面臨嚴重失傳
「大哥」的第二故鄉──綠島
臺東之美
臺東第一
 
花蓮
原住民是開拓花蓮的先驅
漢人發展出的「後山文化」
古戰場和古城數量多
多種族群大融合
東洋文化的介入
許多基礎建設大都具政治目的
花蓮人的驕傲──巨石文化
花蓮第一
 
宜蘭
噶瑪蘭平原的開墾史
東飄西蕩的噶瑪蘭人
漳、泉、粵人聯手開疆闢土
頭城的興起與式微
繁華依舊的羅東
廟宇的故事說不完
文風鼎盛的蘭陽
微妙和諧的政治生態
富有歷史風土民情的街道名
宜蘭第一
 
基隆
明末化外之地,列國紛紛強占
福州人很早便至社寮島謀生
漢人移墾自牛稠港開始
兩棟古宅的軼聞傳奇
漳州人與泉州人的恩怨情仇
暖暖有段繁華落盡的滄桑
七堵煤礦故事已遠颺
一波波的戰役輪流登場
基隆現代化發展
基隆第一
★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好書大家讀」選書
問與答
評論內容:
(使用評論前請先登入)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相關商品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